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、医疗器械、精密仪器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,尤其是在高精度部件的制造方面,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3D打印高精度部件对环境条件要求极为严格,哪怕是微量的水分和氧气,都可能导致打印材料性能下降、部件出现裂纹、尺寸精度偏差等问题,严重影响成品的质量和可靠性。而手套箱作为一种专业的环境控制设备,在3D打印高精度部件时,能够有效控制水氧含量,为打印过程提供理想的低水氧环境。
密闭循环系统:构建稳定的水氧控制基础
3D打印手套箱的密闭性和循环系统是其控制水氧含量的基础。
密封设计:杜绝外界水氧侵入
3D打印手套箱的密封设计对于控制水氧含量至关重要。箱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,厚度达3mm,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密封性。箱体顶部、背部、底部采用一体折弯工艺,两侧钢板采用连续焊接方式焊接,无损探伤检测焊封,确保箱体的密封性能。
展开剩余67%前窗采用O型圈真空法兰密封,搭配厚度达8mm的钢化玻璃。O型圈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密封性,能够有效阻止外界空气从窗缝处渗入。钢化玻璃的高强度特性进一步保障了密封的可靠性,即使受到一定的外力冲击,也能保持完好,防止因密封损坏而导致的水氧泄漏。
手套口作为操作人员与手套箱内部交互的关键部位,同样采用了严格的密封设计。其材料为铝合金,并配备O型圈密封,确保操作人员的手套与手套口紧密贴合,防止外界空气从这一连接部位渗入。
循环净化:打造低水氧气氛环境
箱体内的工作气体在箱体与净化柱(水氧吸附器)之间,在PLC的精确调控下,通过管道、循环风机等进行密闭循环,随着循环时间的推移,箱体内工作气体中的水氧含量会逐步减少,最终达到<1ppm的极低指标。这种循环方式确保了箱体内的气体始终处于无水无氧状态。
净化柱是手套箱中去除水氧的关键部件。其容器材料采用304不锈钢,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,确保了净化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净化柱内填充的铜触媒和分子筛,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。铜触媒能够有效催化氧化水分子,将其转化为其他物质,从而降低水含量;分子筛则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,能够选择性地吸附氧气分子,进一步减少氧含量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使用后,净化柱会逐渐吸附饱和。此时,通过3D 打印手套箱的PLC系统启动再生,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净化材料恢复活性,从而实现净化柱的重复使用。这种再生机制使净化材料能够恢复稳定的水氧吸附效果,维持3D 打印手套箱内稳定的低水氧气氛环境。
监测与控制系统:实时保障水氧指标
3D 打印手套箱配备了水氧监测与控制系统。采用高精度的露点分析仪和氧分析仪,分别对箱体内的水分和氧气含量进行实时监测。
监测系统将实时采集到的水氧数据传输给PLC控制系统,PLC系统根据预设的水氧指标范围,自动调节循环风机的转速、调节阀等参数,确保箱体内的水氧含量始终保持在<1ppm的极低水平。
3D打印手套箱通过良好的密封性、高效的循环净化系统,以及水氧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,实现了对水氧含量的精确调控。这种严格的水氧控制环境,为3D打印技术提供了更加稳定、可靠的保障,有助于推动3D打印技术在高精度部件制造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。
发布于:上海市股票办理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